

活動中,市總工會慰問組觀看軍旅宣傳片,觀摩連隊宿辦樓和兵器陣地,為部隊官兵送去慰問品,并向他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座談會上,雙方暢談魚水情深、共話軍地發展。慰問組一行表示,市總工會將傳承優良傳統,深化雙擁共建,加強與駐咸部隊聯系,切實為部隊官兵、退役軍人等群體排憂解難,努力譜寫雙擁共建、軍民融合新篇章。
部隊負責同志對市總工會開展的擁軍慰問活動表示感謝,表示將綿延魚水深情,深化軍民情誼,牢記使命,苦練本領,在防汛搶險救災、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主動作為,為咸陽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近年來,市總工會緊扣主責主業,不斷完善創新雙擁工作機制、內容和方式,廣泛而深入地營造“民擁軍、軍愛民,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濃厚氛圍。
黨建引領,讓雙擁更具厚度

“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中通快遞公司的“快遞小哥”周卡對電影《長津湖》中的對話刻骨銘心,也讓他的騎行腳步更快更穩。之前,他與160余名快遞員、勞模工匠、一線職工代表共同參加了市總工會組織的愛國主義教育觀影活動。
“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工會‘黨在我心中 我在職工中’黨建品牌的一項重要內容。目的就是讓擁軍愛軍、愛黨報國的情懷厚植于廣大職工群眾心中。”市總工會黨總支負責同志講道。

近年來,為了充分做好雙擁工作,市總工會先后組織干部職工進軍營參觀學習、體驗軍營生活;赴榆林市米脂縣楊家溝革命舊址、興平魏野疇事跡展室等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清明節到咸陽革命烈士陵園舉行烈士祭掃,深切緬懷革命先烈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錚錚烈骨和愛國情懷。一次次黨建之行、紅色之行、追憶之行,讓“雙擁”理念在廣大職工群眾心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為雙擁注入更多工會元素

“工會給了我勞動模范的稱號,還時常來看望我,感覺心里暖暖的。如今,看著國家越來越好,這是對犧牲戰友最好的告慰了。”這是市總工會慰問抗美援朝老兵、二級英模蔡興海時聽到的話,也是工會致力推動雙擁工作的生動體現。
軍人身許國,全民尊其家。如何充分發揮工會職能,不斷推進雙擁工作和業務工作有機融合、并軌發展,是咸陽市總工會不斷探索的課題。

為全市37名困難退役軍人發放救助金7.4萬元;將就業困難退役軍人納入招聘服務對象;在“雙節”慰問、“金秋助學”及日常幫扶中向抗美援朝老兵、退役軍人及家屬傾斜;“五一勞動獎章”、勞模先進評選,退役軍人占有一定比例;挑選優秀退役軍人作為勞模宣講團成員,讓他們講好革命傳統、講好紅色故事;依托趙夢桃勞模志愿服務隊,為老紅軍、老戰士提供志愿服務活動;舉辦“雙擁共建·會聚良緣”交友聯誼……傾心傾情鞏固深化軍民魚水深情。
在職工中唱響雙擁主旋律

“我守著你、你望著我,你問我有沒有后悔過?心里的話悄悄對你說,咱的胸膛火一樣熾熱!……”隨著《戰士與界碑》高昂的韻律在網絡上百萬次的傳唱,民擁軍、軍愛民的主旋律也唱響在廣大官兵、職工群眾心中。
“一個戰士就是一座界碑。我們希望通過職工文藝工作者的力量,用嘹亮的歌聲在大家心中豎立一座擁軍愛軍的豐碑。”市工人文化宮職工文化藝術創作創新工作室成員,原創歌曲的詞作者楊帆、曲作者趙永生講道。
該曲在2021年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網信辦“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做中國好網民”微視頻大賽一等獎榜首和最佳傳播獎,并在央視軍事頻道《軍歌嘹亮》節目多時段播出。2022年作為中國軍網八一視頻和咸陽市征兵宣傳MV,廣為傳唱。點燃了廣大青年攜筆從戎、參軍報國的熱情。

回眸崢嶸歲月,咸陽英烈輩出、紅色熱土廣闊。咸陽市總工會還組織職工文藝工作者,歷時80天,深入云陽革命紀念館、淳化爺臺山、旬邑馬欄等13個縣市區的50多個紅色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地描繪創作出93幅書畫作品,推出《咸陽市紅色景點采風作品集》。讓廣大職工群眾銘記光榮歷史,傳承愛軍初心,以實際行動為鞏固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創建成果貢獻力量。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在咸陽這塊軍民情深的熱土上,全市工會組織將進一步發揮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不斷提高雙擁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水平,讓“雙擁”之花在咸陽大地上絢麗綻放。
陜ICP備19012402號-1 版權所有:咸陽市總工會 聯系電話:029-33210205 郵箱:xyszghbgs@163.com 技術支持: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