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咸陽市總工會召開第七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和第七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增(替)補了咸陽市總工會第七屆委員會委員十二名,選舉產生了第七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兩名和46名出席陜西省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代表。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田一泓主持會議并講話,市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張靜作了題為《凝心聚力 踔厲奮發 團結引領廣大職工群眾以昂揚之姿、奮斗之勢推進咸陽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報告;咸陽市總工會第七屆委員會委員、經費審查委員會委員、各縣市區總工會常務副主席、部分市直基層工會主席80余人參加會議。









田一泓指出,一要把握工會工作的政治屬性。政治性是工會組織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會工作做的是群眾工作,實質上就是政治工作。”要聚焦政治忠誠,看是否做到“兩個維護”;要聚焦政治定力,看是否堅定理想信念;要聚焦政治擔當,看是否堅持原則、敢于斗爭;要聚焦政治能力,看是否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要聚焦政治自律,看是否嚴守政治紀律。二要把握工會工作先進屬性。保持和增強工會組織的先進性,是黨中央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立足于發揮工會組織優勢和特色,對工會組織提出的要求,也是工會改革創新的應有之義。理念決定道路,思路決定出路,謀發展、求實效要辯證思考、解放思想,要與時俱進、提升理念。三要把握工會工作的群眾屬性。工會來自職工、植根職工。職工群眾是工會工作的主體,也是根本依靠力量。保持和增強工會組織的群眾性,做好新形勢下的工會工作,必須突出職工群眾主體地位,充分依靠職工群眾開展工作,使職工群眾對工會改革有更多的獲得感。
田一泓要求,一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要把高質量開展好主題教育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要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建章立制一體貫通、一體推進。緊抓理論學習不放松、緊盯問題整改不放過、緊扣目標任務不松勁。以理論武裝為根本,提高自身黨性修養;以思想引領為核心,凝聚職工奮進力量;以調查研究為抓手,推動工會改革創新。切實把主題教育激發出的奮斗精神轉化為火熱的工作實踐。以高質量主題教育促進工會工作提質增效,以高質量工作實效保證主題教育落地落實。二要以機制建設為保障,加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是黨交給工會的一項重大政治使命,事關發展大局、事關民生福祉,一絲一毫不能放松、 一時一刻不能懈怠,要切實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樹立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以推動構建落實“五個堅決”要求十項機制為主線,以健全工作運轉機制為抓手,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隊伍穩定為目標,思想再重視、力度再加大、責任再壓實。要強化引領構建,以有效的思想政治引領,筑牢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的思想根基;要建立協商協調機制,以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提高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的實際成效。三要以創新載體為突破,擦亮勞動競賽工字招牌。要緊扣我市高質量創新提升目標,圍繞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提升職工技能水平,推動勞動競賽從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拓展,在競賽載體的創新培育上實現新突破,擦亮勞動競賽這張工會名片。要持續化開展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要常態化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要差異化開展行業性技能比武;要多元化培育技能人才,爭做“技術尖兵”、爭當“咸陽工匠”。營造“以技為榮”的良好氛圍、打造“以技興業”的健康平臺、弘揚“以技成才”的價值追求,展現新時代技能人才風采,為促進就業創業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四要以成果轉化為抓手,助推縣級工會提質增效。“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進入尾聲。經過一年的實踐探索,各縣市區對標“五強”目標,依托“五個一”活動載體,圍繞縣域特色,推動人力、財力、物力“三個”下沉。各縣市區總工會要及時總結經驗、補齊短板、打造品牌,將專項工作成果轉化為新的發展動能。在持續突出成效上下功夫;在持續挖掘潛力上下功夫;在增強內生動力上下功夫,做好“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的“后半篇”文章。五要以發展需求為導向,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要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高度上、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上、從緩解勞動力結構性矛盾的需求上、從順應職工自身成長的期待中,深刻理解其實踐意義。要在政策供給上下功夫,推出更多具有“含金量”的改革舉措,打好推動改革的政策“組合拳”;要在工作指導上下功夫,靠前指揮、一線作戰,堅持把問題解決在一線,為基層推進改革創造良好條件;要在考核激勵上下功夫,加強工作督導,打通關節、疏通堵點,推動改革績效不斷提升;要在經驗推廣上下功夫,將基層的有益做法形成可復制的經驗,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堅持不懈推進產改工作邁上新臺階。六要以夯實基礎為重點,激發基層工會組織活力。要進一步克服社會利益主體多樣化、多元化,社會公眾自主意識不斷增強的挑戰因素;要進一步克服建會籌備金征收政策變化帶來的挑戰因素。要堅持屬地原則,全面覆蓋,探索以多種方式構建縱橫交織的網絡化組織體系;要創新建會方式,因勢利導,在鞏固傳統領域建會入會基礎上,將工作重點由新經濟組織拓展到新社會組織中來;要拓寬入會渠道,適應“互聯網+”時代職工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積極推行網上入會;要強化要素保障,加強統籌,把力量和資源充實到基層一線;要堅持建會與服務同步,整合資源,構建全方位、多維度、廣覆蓋的服務職工新格局。七要以多元參與為路徑,打造智慧工會服務平臺。要將數字化、一體化、現代化貫穿到工會工作全過程、各方面,持續推動咸陽“智慧工會”平臺這一重大集成項目迭代升級,堅持需求導向和結果導向相匹配,充分發揮工會組織體系和會員集合優勢,加快會員實名認證,做好數據創新大文章,為普惠性服務做好基礎保障;要堅持做優應用和做亮特色相融合,謀劃一批、啟動一批、迭代一批工會品牌特色應用,爭取“一地創新、全省引領”;要堅持一體推進和多域融合相銜接,盤活工會數據、融合政務數據、鏈接社會資源,有效釋放數據紅利。在全面建好、切實管好、真正用好的同時,樹立互聯網思維,深入持久地做好平臺的宣傳推廣,讓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數字化浪潮中來。
陜ICP備19012402號-1 版權所有:咸陽市總工會 聯系電話:029-33210205 郵箱:xyszghbgs@163.com 技術支持:google